IT技术改善“混合流”
由于开展的时间短,我国的智能交通在系统性、标准规划、科学管理、基础理论、深度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实际采用的智能交通硬件和软件系统基本上还是国外的产品,不过在最近几年已大有改观。
王飞跃介绍说,中国智能交通研发与国外的一大区别是由国内城市道路交通中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混合”引起的。还有就是许多基础设施的设计没有充满考虑人和车辆的行为需求,比如一些城市中简单的“巨无霸”式的交叉路口设计,往往导致“绿灯不绿、红灯不红”的情况;有些高速通道的出入匝口过短,起不到过渡和缓冲的作用,很容易造成交通流“回溢”的现象,以致“上堵下塞”,不但高速通道快不起来,就连普通道路也给堵起来。还有行车的文化、行人的文化,公民的交通法规意识,等等,使得许多国外行之有效的智能交通方法,到了中国反而效果不彰,有时甚至起反作用。
因此,必须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形成有特色的智能交通理论,并开发相应的智能交通系统。近几年,北京等城市交通道路的“混合流”情况大有改善。
此外,交通可变信息牌(VMS)在京沪等城市的使用应当算是十分成功地ITS应用,不但起到了平衡交通负荷等“软控制”的作用,而且还有安抚驾驶员情绪减少诱发疾病机会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尽管在准确程度和响应时间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但坚持下去,不断提高,必将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智能交通中外有别
王飞跃认为,从本质而言,中国和国外的智能交通没有区别,都是利用新的信息、自动化和智能技术来提高传统和新型交通系统的安全、效率和舒适水平,并确保交通系统本身及相应的生态与社会环境之可持续发展。
但中外智能交通在研发和应用上的确有许多不同。首先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将计算机系统和自动控制方法用于交通管理。王飞跃补充说,“我的导师,已故的Saridis教授和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的团队就是那个年代开始把分层递阶的智能控制方法用于城市道路的区域交通信号灯控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IVHS(智能车与高速路系统)的概念兴起,九十年代,IVHS被ITS(智能交通系统)取代,直到今天。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国会两次拨巨款支持ITS的研发和应用,欧盟和日本也紧随其后,有时甚至超前,不但在发达国家,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和普及。
王飞跃说,中国的智能交通在九十年代中期起步,因为之前很少城市有此需求,但后来的发展很快,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尤其是北京奥运之前。“记得1993年我第一次回国访问介绍智能交通时,几乎无人了解,而到了1995年第二次回国,情况就开始变化。1999年我曾利用北美竺可桢基金会的资助,组织了七位国外智能交通领域的知名学者到中国做ITS讲座,明显感到相应的研发和应用开始在中国热了起来。2003年IEEE国际智能交通系统年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上海举行,2008年第二次在北京举行,中间还有北京的世界智能交通系统大会,这些都是ITS领域里目前世界上水平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会议。实际上,在八十年代,中国就有一些交通和科研部门开始了把自动化和优化技术用于交通的工作,比如北京交管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他们至今还是中国智能交通研发的主要力量之一。”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