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卡传承·掠过一卡通的前世今生(上下集)
“一卡通”发展过程的波折
凡事皆有利弊,尤其是高新科技发展下,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历程更非一帆风顺。一卡通在金融领域领域、公共交通领域、社保领域,以及身份识别领域拥有异于其它智能产品的突出贡献。但在其使用期间,安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得2009年初Mifare1卡密钥被破解事件的披露,一度震惊行业内外。但危机亦是转机,“Mifare1卡密钥被破解事件”也促使了全球业内人士共同面对此事,重新审思智能卡的安全问题,为智能卡的应用安全性出谋划策,促使智能卡的升级有了质的飞跃。正所谓,智能卡在发展历程中所存在的“漏洞”,犹如浪花,得有波折的撞击,才越有突破创新的空间。
但目前,针对目前非接触IC卡实际应用数量比较大的是逻辑加密卡,其在安全性和存储容量上不能满足很多应用的要求。因此,业内也有这么个说法:如果说Mifare1、Legic这类逻辑加密卡是“硬盘”的话,那么目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加密,具有卡片独立数据运算能力的CPU卡就是一台计算机。
针对此类现象,有相关专家指出,在一卡多用的系统中,有的应用场合适合使用接触卡,而另外一些特定场合又更适合非接触方式的应用。基于这些需求,双界面卡(Dual Interface Card)的出现(方便、安全、灵活、支持多应用),恰恰解决了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矛盾。
双界面卡的发展与普及是智能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IC卡行业的发展的契机。到了2011年,世界民航组织ICAO就推出了SAC协议,SAC协议旨在加强保护,以防止个人资料被非法窃取和滥用。到2014年12月,欧盟将与ICAO共同推动SAC协议应用在各国的电子护照当中。对于智能卡发展,这又是一层新机遇。(点击下页)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