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一卡通 >> 智能卡

物联网安全存隐患 RFID标准存隐忧

2009-12-24 10:12:44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lan 责任编辑: xiaolan 收藏本文
  针对目前国内RFID应用中涉及国际互联的应用所占比例非常小,绝大部分是闭环、某行业局部开环应用及国内开环应用的应用现状,杜江建议说,一是在频段上进行划分,国际化互通应用沿用国际化标准,采用国际频段,而绝大多数国内应用应采用中国自主标准,并采用840~845MHz这一中国频段;二是未来将自主标准升级为国际标准,促进标准融合,开发多协议芯片技术;三是通过技术手段完成互通网关节点的编码与协议转换工作。


  杜江说:“所有的外国编码都会进到中国,因为中国RFID潜在市场太大了,市场一旦起来将会带来很大的利益。如果他们是纯商业行为,我们不管,但我们做RFID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和产业利益,在标识信息上做到自主、可控,这比兼容性重要得多。因为这个标准不仅仅是技术标准,而且还是与管理密切相连的标准。”


  进程:有关各方要有全局意识


  2005年10月,原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并明确该标准工作组的任务是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RFID标准体系的研究,并以企业为主题进行相关标准的预先研究和制修订工作。此举标志着我国RFID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IC卡及RFID实验室主任冯敬近期在《信息技术与标准化》上撰文指出,目前,工作组设有总体、标签与读写器、频率与通信、数据格式、信息安全、应用和知识产权等共7个专题工作小组,正式申请注册的企事业单位已达96家。


  目前正在研究和制定的标准共有41项,其中包括国家标准计划项目24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10项,已开始研究并拟上报国标计划的标准有7项。


  王立建表示,由于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加之起步较晚,这就决定了RFID标准的制定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完全沿用国际标准,RFID国标早就出来了。


  在分析影响标准进程的技术原因时,张革军认为主要是产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技术积累很少。整个市场没有启动,大企业积极性不高,因而未能尽早参与进来,除了中兴和烽火集团这两个大企业积极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外,这个行业里以小企业居多。此外,对标准和知识产权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比较弱。


  他补充道:“目前国内有些行业在制定应用的标准,例如标签数据编码、数据安全要求、标签封装要求,但这些标准大多是产品级、应用级,很少有核心技术级的标准。而且国内的标准制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也不是很紧密。”


  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冯敬在文中还指出:适用于RFID技术、我国自主的物品编码标准制定和物联网的建设一直都阻力重重。面对困难,工作组仍然积极努力地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王立建也表示,以往一些技术标准如果仅涉及行业内,还是比较好制定的。但RFID涉及到物联网,这样一来涉及面就广了,因此,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协调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而协调问题说到底就是各方利益的协调。


  “但正是因为RFID标准重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更要有全局意识,分清楚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加快标准的制定进程。否则,一旦其他标准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再反过来用市场对标准施加影响,那问题就严重了,总不能以后物联网还让别人去管吧?”王立建不无忧虑地表示。


  RFID标准制定要以大局为重


  可能还没有哪项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能像RFID标准那样漫长和周折,至今还在孕育中。


  在这6年中,国际RFID技术发展迅速,成本越来越低,RFID在军事、物流、零售业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多个国际RFID标准化组织觊觎中国巨大的RFID市场潜力,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而近两三年间,除了一些外向型企业因为国际业务沿用国际标准外,国内对RFID应用需求较强的行业或企业,因为没有国标的规范和引导,要么自定标准,要么采用国外标准。


  回溯RFID历史,二战中诞生的用于军机敌我识别的无线电应答机可以视作RFID的发端。时至今日,因为有了物联网,RFID敌我识别的印记不仅没有因为岁月而褪色,反而成为日益严重的安全隐患。


  只要用上RFID,国内所有企业生产的任何一件物品的原材料来源、制造过程、物流状态、现在的位置等信息都可以精确掌握,甚至是实时掌握,这对国家经济运营至关重要。这些异常精确的经济运营情况完全暴露给他国所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而如果采用国外标准,所有数据都将存在境外中央数据库中,安全的隐患就变得现实和紧迫起来。


  技术薄弱、起步较晚、核心知识产权不足等因素确实影响了RFID国标的制定工作,但这些原因并不是主要因素,否则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的领导和专家就不会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国外RFID标准组织在华的商业活动,应该本着WTO精神,公平竞争。“我还没有见过欧美国家政府标准管理部门帮助推广国外标准。”采访中业内专家对记者说。


  标准和成本是影响RFID普及的两大因素,如今,RFID标签的成本持续下降,已经接近一些行业和许多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广泛采用,市场将如脱缰之马,势必会对国标的实施带来巨大影响。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