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应根据发展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推进IC卡和RFID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加快IC卡和RFID技术在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领域中应用。在从业人员管理、运输工具管理和交通流量统计、危险化学品运输监控与管理、货物与集装箱跟踪管理、场站(港口)及枢纽管理、高速公路多路径识别、城市公共交通等重点应用方向(详见附件)积极稳妥地开展应用试点工作及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关键技术成果应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大规模、辐射相关领域的应用。
2.加强标准制修订和贯彻执行。
以《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为依据,以重要的基础类标准和规范制订工作为重点,在编码及注册、接口传输、数据格式、系统建设、数据安全、应用测试等方面组织制订适应行业需求的标准与规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及时开展标准宣贯活动,强化各级部门及企业主动应用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理念,推动标准应用。
3.开展互联互通应用试点。
以城市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货物与集装箱跟踪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区域性互联互通试点工作,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应用中频段、通信协议、编码等标准与规范的协调一致。
4.加快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不同应用需要和安全性要求,采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安全可靠的IC卡和RFID产品,建立系统安全等级、数据访问和传输安全机制。加快制定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密钥管理规定,加强密钥系统建设,确保多应用的协调和兼容。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安全检查。
5.加强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
鼓励各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结合行业需求开展共性技术研究,针对IC卡和RFID标签及读写专用设备、系统集成、中间件等开展研究和开发。对已建的应用系统进行升级与改造,注重数据迁移、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6.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编码注册管理机制和应用系统,确保信息的唯一有效和应用的规范有序,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引入技术检测与评估手段,完善检测评估体系,加大相关产品、应用系统的检测力度,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做好服务保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提高对IC卡和RFID技术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管理以及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为相关业务部门做好应用服务保障工作。
2.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从交通运输行业应用需求和信息化发展全局出发,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将IC卡和RFID技术应用作为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本地区、本单位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中。通过科技计划、建设项目设立专项,支持IC卡和RFID应用与管理模式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标准研究与制订以及示范项目建设,重视对行业内相关项目间的统筹规划和持续推进,注重与其他行业相关系统的兼容和互通,防止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3.加强宣传培训,促进推广应用。
组织开展标准宣贯、技术培训、成果展示等各种活动,加强对现有研究成果和示范经验的宣传与推广,指导交通运输行业企事业单位应用IC卡和RFID技术。
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做好人才保障。
建立由国家、行业以及地方专家共同组成的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专家咨询组,针对行业发展战略、技术路线、重大项目进行评估和咨询,广泛开展对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大专院校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