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一卡通 >> 智能卡

研究人员用RFID追踪研究垃圾处理全过程

2009-08-12 11:11:39 来源:RFID射频快报 作者:lan 责任编辑: xiaolan 收藏本文
“通过跟踪垃圾的‘旅行’,我们能够更好地阐释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也能够推动人们更直观地认识到,垃圾对环境产生了多大影响。”莱提说。
  相比于GPS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标签”使用的移动电话系统不仅成本较低,而且由于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应用,对垃圾的“追踪”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研究项目第一次丢弃垃圾,就选在了波士顿几千公里之外的西雅图。研究人员甚至雄心勃勃地表示,“跨国追踪”也没有问题。


  不过,“电子标签”也面临着问题和质疑。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电子产品混杂在其他类型的垃圾中被丢弃掉,其本身就成了一个污染源。研究人员对此表示,他们已经努力限制“电子标签”对环境的影响,整个装置都是用无污染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作的。


  “至少,实验的正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拜德曼说,“实验对环境的益处还是远远大于可能产生的危害。”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电子标签”和要追踪的垃圾脱离开来,研究人员也是煞费苦心。在追踪第一个丢弃的星巴克纸杯时,他们把“电子标签”揉进一团废纸,然后塞到纸杯里面。在另一些比较坚硬的电子产品中,“电子标签”则先被塞进塑料泡沫,然后再放入垃圾中,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被压坏。


  在新一轮的垃圾追踪中,研究人员索性用乳胶把“标签”粘贴在了所追踪的垃圾上,实现更有效的绑定。


  其他对“电子标签”的质疑则集中在成本方面。目前,每个“标签”的成本大约是100美元,这给大面积推广带来很大困难。不过,莱提教授强调,批量生产后的标签价格一定会大幅下降,甚至降低到几美元。


  甚至在标签的尺寸大小方面,研究人员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良。莱提透露,最终版本的“电子标签”将只有现在六分之一的大小,“就像一块SIM卡一样”。


  莱提期待着,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的“电子标签”,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如果能够给每一个垃圾都装上‘电子标签’,我们就再也不会浪费了。”


  “最后的旅行”有多长


  距离8月中旬项目的大规模启动还有一个星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忙于进行“测试赛”。他们选择了50种垃圾,除了星巴克纸杯,还有电器、杂志等等。“我们希望这些垃圾像一个标准样本库,能够代表我们日常使用的消费品。”莱提说。


  在最新几次“测试赛”中,研究人员又增加了多种追踪对象,包括模型汽车、纸盒牛奶、棒球手套,还有一盒罐头。


  这些垃圾在城市中的运行轨迹也被实时发布在实验室的“垃圾博客”上。7月13日的一张图片显示,研究人员在西雅图西北海岸丢弃的一个星巴克的纸杯,经过27小时36分,跨越了整个华盛顿州,最终停在了位于东南部的雪松山填埋场。


  这似乎比通常想象的垃圾运输流程复杂了许多。不过,实验室里,来自中国的博士后刘靓强调,这并不能说明西雅图的垃圾处理流程缺乏效率,因为后期数据的处理并不像图片显示的那么直观和简单。“垃圾运输的轨迹是否合理,处理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设定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价。”刘靓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但至少,前期的“测试赛”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垃圾追踪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验室的博客上,不断有人询问,如何领取“电子标签”,追踪自己丢掉的垃圾。


  按照计划,接下来,垃圾追踪项目将在纽约和西雅图招募志愿者,通过他们的帮助,追踪超过3000件垃圾。相比于“测试赛”,这将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样本,对城市总体的垃圾排放情况也有更为有效的代表意义。


  不过,在此之前,莱提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又得到一个好消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决定,帮助实验室,把“垃圾追踪令”的范围扩展到英国。他们将在伦敦招募志愿者,发放第三批“电子标签”。


  尽管对于项目的评价是“理想主义”,但杂志的编辑罗格·海菲尔德并不否认垃圾追踪的积极意义。“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环境造成什么影响,那么处理垃圾就不会像‘丢进垃圾桶,然后洗洗手’那么简单了。”他说。


  而对于刘靓,他还有一点“私心”,他希望,垃圾追踪的推广范围能够再大一些,比如,推广到中国。尽管,他的心里也没底:“中国现在比较注重投资发展,可能不太看重垃圾”。


  “过去,中国对垃圾处理的研究,可能由于缺乏数据而无法展开,而垃圾追踪刚好能够提供大量数据,弥补这一不足。”刘靓说,“对于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关键词RFID垃圾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