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芬兰创业公司Uniqul推出史上第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该系统不需要钱包、信用卡、手机,在支付时,用户只需要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点个头,并点击OK即可,而且整个“刷脸”交易过程在5秒钟之内就能完成。生物识别作为一种既熟悉又神秘的高科技,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一市场慢慢开始被先行者打开。
生物支付“新军”兴起
据Nocash网站介绍,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识别率为96%,这意味着4%的交易还需要通过输入密码来完成。有报道称刷脸成功率在今秋将达到99.6%。Uniqul不是第一个进军刷脸支付的公司。荷兰Adyen公司在去年就推出了可以用微笑和翘大拇指这样的表情和手势来进行支付的应用程序。
这些有趣的支付方式,可谓是生物支付中的“新军”。简单地说,生物支付的原理是:依靠生物识别技术,根据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确定个人身份,然后再与个人银行账户进行关联。这样,在交易时只需要识别其生物特征,就可以完成支付。
据《创富志》刊登的文章介绍,虽然生物识别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但真正兴起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普及之后。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包括虹膜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声纹识别、指纹识别、DNA识别和笔迹识别等。目前在支付领域应用最广的,当属静脉识别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
静脉识别是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掌,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静脉图像。服务提供商把该图像存储起来,并与你的银行帐号、信用卡、网银等关联起来。
语音识别则是通过语音来对人们的声道进行声音测量,然后利用复杂的算法把这些声音测量值转换成声纹。声纹是声音的数字化,每个人的声纹都与他人不同。
虹膜识别是利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虹膜来进行身份识别,虹膜结构模式十分复杂,很难复制。早在1997年,虹膜扫描技术就已被用在英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ATM机上。在这些ATM机中,客户的虹膜信息是进入银行账户的密码。这一技术避免了忘记密码和密码被盗等不便。
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因此指纹识别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已有一些银行和公司将“指纹支付”付诸于实践。比如在提供指纹支付服务的商户中,消费者仅需在终端上摁压已作绑定的手指并输入本人身份识别码,通过认证识别出已绑定的付款账户,并从该账户自动转账支付消费款项,从而实现无需银行卡和现金,只用手指即完成整个消费过程。
在美国,一项最新技术的指纹支付系统也已经在南达科他州的拉皮德城大学零售店内进行实验。本次实验的支付装置拥有脉搏识别系统,能有效防止指纹被冒用情况的发生。用户只需在键盘上输入自己的出生年月,再“刷”一下指纹,等待机器完成指纹和脉搏迹象的检测后便可完成交易。此后用户还会收到一条支付信息的邮件,显示购买的商品以及花费的金额。
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有调查显示,在2015年,三分之二的消费者将使用生物支付。生物技术将改变零售行业。但分析认为,相比于信用卡支付和手机支付,生物支付的成本较高,在准确性、安全性、隐私性方面的风险也让人担忧。
据第三方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有87.27%的受众表示对指纹支付方式认可,愿意开通并使用该业务。
不过也有反对者。一位表示不会投资生物识别技术的风投对CBN记者表示,生物识别的专业性非常强,一般都需要强大的数据库做分析的支撑,其分析手段也有很高的机密性。除此以外,生物识别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被真正推广开来。在任何一款产品推广期和试运营期,由于产品形态不完善和实践经验不足,考虑到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涉及到人身安全、隐私以及国家政策,很难推测市场态度如何。
“看不懂生物识别的核心技术的风投大有人在”,这位投资人说,这样可能避免一个行业被过度“炒作”,对生物识别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以及投资人来说,可能更容易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
易观国际分析师在一份相关行业报告中指出,不同客户群体也存在着不同行为特征,高端客户群体消费金额高,易接受创新产品,要求定制化服务,期望产品体现个人身份地位,从这些特征来看,可能更容易接受生物识别技术,但相应的高端客户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信息。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