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奶粉、饮料、瓜果蔬菜,这些原本应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食品,如今竟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健康杀手!
2011年8个多月,我国食品安全可谓乱象频出、险象环生,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海南省最大假酒案,从“塑化剂”到中国奶业被称“标准全世界最低”,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国人原本脆弱的神经,更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虽然频出召回和赔偿,但只是亡羊补牢的做法,能够安抚一时,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国内食品安全漏洞、有效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要想堵住食品安全漏洞,在信息化日益发展、渗透各个行业的今天,在食品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中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已成为必然的趋势,IT技术已能够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了。
食品有着一条长长的供应链,从农田到餐桌,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十余个甚至几十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风险都会顺着食品供应链一级级传递下去,风险传导性强,监控难度一直很大。因此如何从自身出发,对食品安全在生产和消费全程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管呢?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整套“从农田到餐桌”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而这安监体系左右手就是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就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