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纸《意见》,让中国的银行卡7月起快步进入“芯”时代。这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今年6月底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3年起实现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这意味着,磁条银行卡将逐步被安全性更高的IC卡取代。据记者了解,目前无锡只有工行尝试推出过芯片银行卡,但金融IC卡的使用环境尚不理想,仍处过渡阶段。
[安全] 力推IC卡安全性能强是主因
据银行业内人士分析,央行之所以如此坚决地推进银行卡升级,与近几年频发银行卡犯罪有关。“比如有些人的银行卡和存折在自己手中,但卡里的钱却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划走;或者是银行卡内的钱在异地被人取走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与银行卡容易被伪造、保密性差不无关联。然而,通过一块小小芯片来代替磁条,就能给银行卡加上一道安全的锁,解决盗刷等问题。
“磁条卡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导致银行卡被复制、盗刷案件时有发生。”招商银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员表示,与磁条卡相比,芯片卡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性大大提升了,通过卡片与终端及发卡行复杂的认证机制和可靠的加密算法,可实现交易过程的安全控制。同时,芯片卡增加了读写保护和数据加密保护,在使用保护上采取个人密码、卡与读写器双向认证,很难被复制和伪造。
近年来银行卡发卡量迅猛攀升,有数据显示,刷卡消费额占到了社会消费额的30%。而在刷卡消费的同时,安全隐患越来越令人担忧,其中,磁条卡的风险防范能力薄弱是最重要的考虑之一。因此,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也是为磁条银行卡“下岗”确定了一张时间表。
[发行] 锡城推出数量有限,使用环境尚不理想
记者走访银行发现,目前工商银行无锡分行曾推出IC银行卡,但数量有限。工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芯片卡发行量在信用卡总发行量中占比较小,磁条卡仍是主推产品。而交通银行虽已在宁波、上海等地尝试发行IC银行卡,但交行无锡分行表示暂时还未在无锡市场推出。“去年已派出一批员工参与金融IC卡的相关业务培训,但无锡地区的推行计划还要等上级行通知。”交行无锡分行一位工作人员说。而中行、建行等均表示,在无锡地区暂时还未推出金融IC卡。
记者了解到,尽管金融IC卡代表了银行卡未来的方向,但考虑到业务开展的成本问题,大部分银行都在观望之中,推进步伐相当谨慎。“关键是金融IC卡的使用环境尚不理想,还处在过渡阶段。”
一家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使用环境不理想,银行即使发行芯片卡也不能让其做到物尽其用,“很多功能只是虚设,没有真正实现。”这份《意见》还指出,到2015年1月1日后,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也就是说,2015年后,各大银行将停止发行磁条卡。但银行人士分析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磁条卡将会停止使用。“金融IC卡的成本较高,再加上其配套设施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短时间内磁条卡仍可以使用。”目前,新发行的IC卡也多是双介质的,也就是既能刷磁条,也能刷IC卡芯片。
[成本] 芯片卡使用环境升级成本高
据了解,金融IC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IC卡只需要在终端机上安装相关模块即可。一般新投入使用的终端机上都会安装有这种模块,但一些旧型号的终端机需要重新安装与升级。
“银行卡升级可以看做是ATM系统升级、POS消费系统升级、卡片升级三部分。其中,银行主要承担换卡、银行端设备改造和部分商户受理设备改造的成本,而银联则负责部分商户受理设备的改造。”一家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粗略计算了一下,智能卡POS终端、ATM机的更换成本都在千元以上,因此要想将金融IC卡替代现有磁条卡,势必要有一笔巨大的投入来更新这些终端设备,而这也是目前推动芯片卡发行的主要障碍。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普通POS机的成本约为400至500元,而支持芯片卡插卡方式的POS机成本则为3000元左右。
“关键是有了芯片卡却没地方刷。”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实际上在消费领域,芯片卡与磁条卡区别不是很大,关键是芯片卡在安全性能和功能开发上,有比较大的优势。“一张芯片卡内部有24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相应地设定一个功能,比如与小区信息库联网后,可以刷银行卡进小区车库等。”他认为,只有金融IC卡的支付环境得到改进,应用领域变得更广泛了,银行才会有更大的推动力和增值空间。
制卡成本大大高于磁条卡
对于普通消费而言,芯片卡和普通的银联标准磁条卡使用功能大体上是一样的,可以储蓄、透支、消费交易还无需密码。卡片外形跟磁条卡相比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卡片正面植入拇指盖大小的芯片,从而为银行卡加上一道安全锁,同时也能节省刷卡人的时间。目前,市民手中持有的驾驶人信息卡、市民卡等就是一种芯片卡。
“用磁条卡消费,是在POS机上刷一下,而芯片卡是‘插’一下或者‘照’一下。”据工行无锡分行工作人员介绍,与磁条卡相比,芯片卡的安全性大大提升,除了技术含量更高、容量更大以外,更难被复制和伪造,也不会像磁条卡一样被消磁。另外,芯片卡容量大,里面可存储更多的个人信息。
“芯片卡采用具有独立运算、加解密和存储能力的芯片,具有独立运算、加解密和储存能力,其复制难度远比磁条卡大,可以极大地降低被复制、盗用的风险。”此外,芯片卡还能作为电子钱包使用,该工作人员说,未来像会员身份识别、门禁功能也可由芯片银行卡承担。
“就成本而言,芯片卡的成本大大高于磁条卡和一般芯片卡。”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一张磁条信用卡成本在1—2元,而一张芯片卡制作成本则为20—30元,光制卡费用就要高10倍。至于升级为IC卡后,银行卡补卡等收费是否会改变,各大银行表示还没有研究过。
[产业] IC卡和POS机生产商将受益
根据央行公布的推进时间表,在受理环境改造方面,在今年6月底前直联POS (销售点终端)能够受理金融IC卡,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间联POS、ATM(自动柜员机)的受理金融IC卡的时间分别为2011年底、2012年底前,2013年起实现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
在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方面,2011年6月底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 卡,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银行人士分析,银行卡的此次升级启动,将大大推进芯片卡的普及应用,同时将带动ATM机和POS机的及时更新。以工行为例,目前该行90%以上的自助机具都可以受理芯片卡。未来芯片厂商、POS机厂商、IC卡厂商等,都会因此获得新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