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一卡通 >> 行业新闻

各大医院“就医卡”何时能变一卡通

2010-03-02 15:44:35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josem 责任编辑: cps911 收藏本文
在北京市一些已开始使用社保卡的医院里,“建卡处”也开始承担两卡替换或关联的工作,而记者发现,由于社保卡使用的是医院就医卡往往不采用的IC卡,因此不少大医院医生的桌面上,如今都摆着两套读卡器。
 



各家就医卡何时能变一卡通


  今年,社保卡的发放及使用即将普及到全市范围。与此同时,本市的各大医院中,几乎都在运行着相似却又各不相同的“就医卡系统”。


  记者调查发现,原本设计为解决就医繁琐、医疗信息管理等问题的就医卡,其功能基本被社保卡所覆盖,且在实际使用中经常被患者随用随弃,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各医院就医卡无法通用的现状,也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为什么各医院要搞自己的就医卡系统?就医卡能否也像银行的“银联”卡一样,搞个“医联”做到一卡通用?


  现场  卡还没用就丢进垃圾桶


  上午8时30分,陈硕一瘸一拐地走进了位于北三环外的一家医院,急匆匆地赶着上班的他,在路上把脚扭伤了。


  这是一天中就诊患者最多的时候。来到医院大厅准备挂号的陈硕,看到了张贴于墙上的提示——挂号前,要先办“就医卡”。


  找了半天,陈硕却没有在医院大厅找到办卡的地方。顺着医院保安的指引,陈硕才发现,“就医卡办卡处”就是医院进门处的小屋,等待办卡的人排成密密实实的两排,少说也有一百来人,忍着脚疼,陈硕站到了队尾。


  等了大约8分钟,陈硕走进了办卡小屋,工作人员要求陈硕出示身份证,并把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写在纸上。交了5元钱,陈硕终于拿到了一张贴着条码纸的卡片,条码纸上印着自己的名字。虽然是“就医卡”,不过除了卡片的图案不同外,“就医卡”与陈硕手中的其他各类“会员卡”并没有什么不同。


  办卡花了15分钟,等拿着“就医卡”的陈硕再次回到挂号大厅,却绝望地发现外科门诊上午的号已被挂完。虽然“就医卡”的说明上写着使用结束后,患者可以退卡拿回5元押金,不过陈硕还是直接将卡扔进了垃圾桶,打车转战到附近另一家医院。


  “这个医院的卡我都有三张了,不过谁平时会带着‘就医卡’出门啊。”陈硕表示,由于医院就在自己家附近,平时看病也来过医院数次,基本每次看病,都会忘记携带“就医卡”。而自己的母亲经常看病,在同一个医院的卡就有5张,再加上周边其他医院,光“就医卡”就攒了十几张。


  探因  各医院就医卡“各行其道”


  如今走进京城的各大医院,便会发现使用“就医卡”或“就诊卡”早已成为必要的一环。使用就医刷卡的系统,实际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就医卡”相当于医院内使用的“一卡通”,通过建卡时将患者的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予以记录,诊疗过程中,医生可将病人的诊疗病历、化验结果及药方等资料记录到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并通过就医卡与患者一一对应,从而实现长期管理。


  不过记者发现,旨在信息保存和共享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每家医院都“各行其道”,记者随机走访了京城各地的多家医院,发现虽然就医卡的办卡流程基本类似,不过卡片的规格各有不同,主要分为磁条卡和条码卡。


  “卫生部门没有对医院用什么系统做规定,所以北京的各大医院,基本都是自己找相关的公司开发的。”崔岩(化名)是某京城三甲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2009年初,这家拥有平均每天5000人次以上门诊量的大医院,开始启用医院信息系统,崔岩直接参与到了系统的招标及建设过程中。他表示,虽然每个医院使用的系统不同,但功能基本相似,只不过根据各自医院的情况进行了改动,但各医院的系统之间,并不能直接完成信息共享。


  “购买的软件不同,读卡设备也不一样,上级管理机构并没有要求医院之间信息需要共享。”崔岩表示,为建设这套医院信息系统,医院投入了数千万元的资金,系统建设后,还需要系统开发的公司长期派驻专人进行维护,其人员、设备的费用,也由医院承担,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每家使用了信息系统的医院,其情况基本类似。

 
  算账  大医院日发卡两三千张


  除了系统本身,各行其道的还有就医卡收费标准。记者调查发现,同样的一张就医卡,在京城各家医院,却被标出了不同的身价,同属三级甲等医院,人民医院等几家医院选择了免费发放就医卡,而更多的医院则选择收取1元至5元不等的费用。


  “按照规定,就医卡是不允许收费的,所以各家医院收的只是‘押金’。”崔岩表示,与医院投入上千万的信息系统相比,就医卡本身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实际操作中,一些医院还是选择了收取押金。


  据崔岩介绍,在系统建立初期,医院每天建卡量超过5000张,由于医院规模较大,不少外地患者都慕名而来,外地病人占到平时就诊量的50%,因此办新卡的比例比较高。至今医院新建卡数量基本维持在每天2000到3000张。由于京城的著名医院较多,其情况也基本类似。


  而以一家医院平均每天新建2000张卡的数量计算,每年便将发放就医卡73万张,如果每张以2元计算,京城仅一家医院,便会有超过百万元的“押金”收入,这些“押金”收入,绝大部分都不会被患者领回。而类似规模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北京市便超过50家,再加上其他级别的医院,每年的“押金”收入是笔不小的数字。


  “虽然比起大医院的营业收入,这个押金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都算在一起,每年也算得上一笔天文数字了,按说这个成本不应该由患者来承担。”虽然说是“押金”,不少患者还是选择了放弃。在陈硕就医的医院,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名就医者,除了两名经常就诊的附近居民外,其他人都表示,不会刻意退卡:“都急着看病呢,谁会在乎这5元钱?何况万一以后还会用到呢。”


  建议  就医卡能否搞“医联”?


  2010年,北京市社保卡的发放将逐渐普及,其功能将基本覆盖就医卡的功能。在北京市一些已开始使用社保卡的医院里,“建卡处”也开始承担两卡替换或关联的工作,而记者发现,由于社保卡使用的是医院就医卡往往不采用的IC卡,因此不少大医院医生的桌面上,如今都摆着两套读卡器。


  “一个医院一种卡,难道我看个病,还得带上五六种卡不成?既然银行可以搞‘银联’,那医院能不能也搞个‘医联’?”崔岩表示,在设计医院的信息系统时,便给社保卡预留了接口,因此目前医院的基本状态是“一种系统,两套设备”。不过由于没有医保的患者还很多,因此就医卡不可能被社保卡完全替代。然而每个医院都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实际上是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可以成立类似“银联”的组织,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共享患者信息,不仅可以使患者手拿一张卡走遍京城医院,也更有利于患者的诊疗过程。而社保卡的出现,也证明这样的设想在技术上可行。


  “每个医院建立系统都投入了一大笔钱,现在想让大家主动共享,可行性不大。”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将其他医院的医疗信息共享,确实有利于医生的诊疗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立“医联”仍面临许多困难,首先各家医院不一定愿意共享其诊疗信息;其次,共享信息可能将省去很多检查项目,医院也会失去一笔收入,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多数医生不会考虑。“如果想解决一个医院一张卡的局面,还需要管理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单靠医院本身,基本不大可能。”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