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因促人脸识别技术与市场走向突破
国际组织与政府带动促人脸识别市场突破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较多地应用于门禁系统识别(家庭应用、员工考勤)、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支付)、社交娱乐等多个领域。国际民航组织从2010年起,要求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技术是其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与此同时,中国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中国的电子护照计划。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势必会倒逼信息安全标准的不断升级,因此包括身份证以及电子护照等证件的升级换代势必会给人脸识别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
中信建投在一份研报中指出,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应用领域势必会突破原有安防识别范围,将走向更广泛的市场领域。
近红外解决人脸识别难题
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这也是人们最熟悉的识别方式,具备30多年的研发历史。但这种方式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尤其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
相较之下,近红外人脸识别系统独树一帜,较好解决了困扰人脸识别领域的环境光照影响问题。传统的基于可见光的人脸识别方法在遇到光照情况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导致无法使用,因此消除环境光照是实用化人脸识别系统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基于近红外图像的人脸识别核心技术和系统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能够拍摄不受环境光照变化影响的近红外人脸图像,加上领先的算法,能够取得很高的识别率。
目前,人脸识别考勤产品在市场上尚处于一种起步发展的状态,但人脸识别考勤技术的优势已尚无其他同类产品超过,且人脸考勤已逐步展露出了取代指纹考勤的趋势。
人脸识别还可用于自助服务,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如果用户卡片和密码被盗,就会被他人冒取现金;如果同时应用人脸识别,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车内安装的一卡通智能报班审核系统可以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的信息将传送至调度室,与发车前的人脸识别进行核对,禁止驾驶员随意更换。
鉴于生物识别行业的特殊性,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政府各部门对利用新技术解决关键问题大力支持。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到电子护照、生物特征身份证、银行系统、公安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系统中,不但可以提高社会运行的效率,也可以大大增强公民日常生活的安全性。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进一步得到普及,摄像机数量大规模增长,这使得人脸识别在数据的采集上阻碍大大减小,提升了人脸识别的质量与应用领域。在近红外人脸识别系统获得突破的基础上,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正尝试性采购人脸识别设备。分析人士表示,人脸识别应用范围的扩大叠加政府采购的强力推进,将促使人脸识别子行业延续高景气度。
- 第1页:人脸识别抢占识别市场份额
- 第2页:近红外解决人脸识别难题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cps-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